供稿:银河首页官网 时间:2025-04-04 07:19:21 浏览次数:
安徽省黄山市古称徽州,文化底蕴深厚。黄山市税务系统立足自身优势,将文化资源和税收普✅法巧妙融合,书写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法治篇章。在2024年通报表扬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中,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黟县税务局2个单位榜上有名。
走进黄山市税务局黄山东路办公区的附属大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徽州税文化博物馆”的标牌。这座中国税务史和博物馆史上的首个税文化专题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并不起眼,里面却别有洞天。中国税风□□□□、徽州税韵□□□、徽商与税收□□、皖南红税□□□□、税收与法治5个展区衔接有序,展现了中国税收的发展历程;图册□□□□、契约自贡盐业现状□□、税票□□□□、官文□□、器具碑刻5类2374件(套)涉税文物交相辉映,每一件都诉说着税收与文化的不解之缘。
“原来这就是程大位发明的丈量步车,老师和我们说过计算原理,没想到它和税收的关系这么密切。”以程大位名字命名的屯溪区大位小学学生叶绪在参观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后惊喜道。近年来,黄山市税务局依托博物馆,将税收文物与税收历史知识□□□、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开展了“税收梦□□□、少年情”“解读千㊣年税✅㊣史,解答百㊣题税法”等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来馆访客8万余人。组织✅线下参观的同时,黄山市税务局还拍摄了系列普法宣传片,其中《博物馆里话税收》荣获首届全国“税官㊣讲税法”青少年普法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博物馆也先后获评“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称号。
2022年,黟县税务局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延伸建立了徽州税文化展示馆,凭借宏村㊣的区位优势,通过“大馆带小馆”的方式,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普法盛宴,博物馆普法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深入开展徽州税文化普法的基础上,黄山市税务局注重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化资源的协同共享。2023年以来,在安徽省税务局的指导下,黄山市税务局连续两年牵头江苏□□□、四川□□□、江西等省税务博物馆,联合开展了“跟着㊣文物学税法”大型税收普法活动,通过探寻税收文物□□□、开设普法讲座□□□□、展播普法短片等形式,共同开启税✅收“探宝”普法之旅。
活动中,各税务博物馆分别选择不同时期□□□、反映税收不同面貌的珍贵文物,如徽州税文化博物馆的鱼鳞图册□□□□、自贡盐税史陈列馆的盐务管理机构印章□□□、南粤税史馆的粤海关船牌等,以接力的方㊣式,介绍相关税法知识,探究税收法治的“前世今生”,有效盘活了文物资源,让税收普法既有“知识气”,更有“文化味”,而多地联动叠加宣传,又更具有放大效应自贡盐生产企业。截至目前,相关㊣普法视✅频线万✅人次。
除了向外融合,2023年,黄山市税务局还与黄山㊣学院携手打造了“税收宣传融媒体创作”“税收普法教育暨培训实践”双基地,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文优势,扩大税收普法影响力,双方合力创作的《金色核桃□□□、红色税月》《“少”存大义,“多”显不凡》分获第2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最佳剧本奖□□、第五届全国税收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视频类三类奖。
古徽州礼让✅之风盛行,“息诉止争”的思想深✅✅入人心,黄山市税务局充分挖掘徽文化中“善治”“明理”等优秀㊣因子,将其融入说理式执法,让纳税人感受税收法治的力量和温度。
此前,黟县某水电公司因“房土”两税困难性减免申请一事与税务机✅关产生争议。黟县税务局换位思考,从纳税人角度出发了解减免诉求,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清楚企业实际困难后,主动向县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并与县农税局□□□□、财政局反复沟通协调,同时和企业讲清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服人,讲明行政裁量基准以情感人,辅导企业备齐资料,进行有关资格认定。经过多方努力,企业目前已累计减免“房土”两税22.67万元。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普法□□、执法源头活水的同时,黄山市税务局也从现实生活出发,讲好文化与法律相融的故事。2023年,黄山市税务局制作拍摄了法治微电影《我的✅父辈是“赌徒”》,讲述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以来,沿岸百姓和企业从不理解到全力支持的转变过程,通过“赌”和“法”的反差与㊣融合,强调了依法治理的重要性。“法,平直如水,这水,不仅要平,更要清澈。”影片中的这句台词引✅发大家共鸣,影片最终荣获第3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税收”特别㊣单元新锐作品奖。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黄山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山市税务系统将继续活化利用好各类文化资源,创新开展税收普法工作,为实现“美丽黄山□□□、美好税务”共同愿景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刘文竹□□□、陈笑)